-
排球运动员肩袖损伤成因
2025-08-28 23:53:59
1.肩袖生理结构
肩关节是由大而圆的的肱骨头与小而浅的肩胛盂构成,关节窝只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灵活性极高,但是稳定性较差。关节的稳定必须依靠关节周围肌肉的作用,特别是肩袖。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均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其内面与肩关节囊紧密相连,此肌腱复合体称为肩袖(又名肌腱袖或旋转袖)。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可导致肩关节内旋、外旋和外展疼,更重要的是,可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骨关节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排球运动员运动性肩袖损伤
2.1排球扣球动作分析
排球扣球动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作,包括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缓冲阶段,在空中击球的阶段,斜方肌、前锯肌收缩使肩胛骨上回旋,并带动手臂上举,在此基础上,依靠胸大肌、背阔肌的急剧收缩,使上臂屈、内收而迅速挥臂,与此同时,肱三头肌收缩使前臂伸,在手接近球时,前臂屈肌群收缩完成扣球动作。
2.2排球运动员急性肩袖损伤生理学原因
肩带损伤主要以关节囊韧带损伤为主, 其次是肌肉损伤、肩带撕裂.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 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 相连两骨关节面大小相差较大,能绕三个基本运动轴运动:绕额状轴可作屈伸, 绕矢状轴作内收外展, 绕垂直轴可作内旋外旋, 还可作环绕.当肩关节外展伸超过30°或前屈超过60°时会遵循肩肱节律而运动。由于肩关节为多轴关节, 相连骨的关节面相差较大, 关节囊薄而松弛, 关节本身韧带少而弱, 因此它是人体最灵活, 但稳定性较差, 最容易受伤的一个关节。在排球运动中往往对肩带的要求比较高, 肩关节的运动过于频繁, 且运动幅度又较大。普通排球运动员运动起点低, 年限短, 经历少, 经验意识不足, 训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专项身体素质相对较差,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不到位的错误动作, 使运动损伤的几率大大增加。由于运动员肩部力量较弱, 扣空球或扣球挥臂动作错误(如肩外展90度屈肘击球或击球点滞后等), 极易造成肩部韧带损伤, 严重的可产生撕裂伤。专业的排球运动员由于频繁扣球, 使肩关节长期超范围的转肩活动或臂上举后又突然向后伸, 使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结节间沟内不断抽动或横向滑动, 加上有时局部负担过重, 使该肌腱的腱鞘受到反复摩擦而产生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排球运动员在扣球时追求的是挥臂的鞭打速度,只有更快的鞭打速度,才能击打出力量更大的球,在挥臂鞭打中大关节带动小关节传递力量和速度,以追求上臂末端(即手掌部位)能发挥出最大速度,因此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的击球瞬间为直臂,在手掌快速挥动时遇到击球的瞬间会产生极大的阻力,由于击球瞬间为直臂,没有缓冲关节,击球的阻力会传导至肩部,肱盂关节在最挥臂动作的同时受到极大的阻力,而肩袖是稳定肱盂关节最关键的肌肉群,因而受到突发的应力,如果肩袖部肌肉力量薄弱,就会产生损伤甚至撕裂。但是肩部肌肉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满足正确姿势下某一挥臂速度击球时带来的负荷,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量,教练员只是单纯的知道要加强运动员的肩部力量,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因而在这种情况发生时没有好的预防,只能在运动员出现损伤后开始重视损伤后的恢复与保养,但此时运动员的肌肉已经受到损伤,很难再恢复到之前的承受水平。
2.3排球运动员慢性肩袖损伤原因
排球运动员的慢性肩袖损伤主要是由于训练年限造成的,训练年限越长、训练开始年龄越小的运动员慢性损伤也越多。肩关节的灵活性极高,但是稳定性较差,关节的稳定性必须依靠关节周围肌肉的作用,特别是肩袖。肩袖肌腱与周围组织的空间狭小,在反复的肩关节转动过程中,发生摩擦和挤压,就容易发生损伤。
随着早期专项训练化的进行,运动员的训练年龄越来越小,而训练负荷越来越大,排球运动员少年时期身高有较快的增长,而肌肉的体积和力量相对不足,此时如过早进入专项训练,由于排球运动中扣球时肩关节的高强度负荷,在肌肉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对肩关节的保护作用相对薄弱,容易导致损伤发生。
2.4排球运动员肩袖损伤其他原因
2.4.1错误的技术动作
以上的研究理论都是建立在运动员已经具备较为标准的扣球动作的前提上,但是在初学者或者中级阶段的运动员中,存在大量的错误的扣球动作,为了盲目达到发力的目的造成了错误动作的产生,同样会给肩袖带来极大的损伤,其中也包括时机找不准造成扣空球、偏球,导致力的传导发生偏转,造成预承受力的改变,从而受伤。
2.4.2思想与心理因素
排球运动的心理准备也非常重要。主动的使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状 态处于适宜的状态,有利于发挥出最佳水平。而在训练比赛中,应激水平过低,心理准备不够,担心,怀疑,心里害怕,做动作犹豫不决;或应激水平过高,过度紧张兴奋,都会使身体不能处于正常竞技状态,增加受伤的几率。
2.4.3训练负荷过大
长时间大强度训练,未能正确处理疲劳与恢复的关系,负荷与恢复是矛盾的统一体,科学探求每次运动负荷的临界值以及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是当代运动训练突出的问题。适宜的负荷能刺激运动员提高运动能力,但是过大的负荷会对运动员产生副作用,引起病变,继而引发损伤。
2.4.4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排球运动员不单单只是在扣球中才会发生,有一小部分的损伤是由于做其他突发性动作时造成应力性的受伤,比如倒地救球,撞到场外障碍物等等,都会都肩部造成损伤。
在受伤初期,可能只是轻微的偶尔疼痛,但是由于运动员自我意识的淡薄,不予以重视,导致损伤程度逐渐加深。
总结
肩袖损伤是排球运动中攻手十分常见的损伤,攻手肩袖的损伤则意味着球队的进攻火力势必会下降,对于肩袖损伤的研究大部分只是些定性的研究,只在动作分析上少有人进行定量分析,在扣球动作中力学方面的定量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导致教练员只是知道对运动员肩部力量的训练很重要,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参考指标,久而久之运动员肩袖损伤情况逐渐恶化,此时再去做后期的保护与恢复无异于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