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从体育“强省”到体育“强”省
2025-08-27 15:53:50
辽宁:从体育“强省”到体育“强”省
“共和国长子”辽宁,除了重工业基地这张标签外,体育也是一张重要的名片,“十冠王”的辽足,横扫长跑赛场的“马家军”……往昔越是辉煌,现实越是失落,和其重工业一样,改革开放后,辽宁的体育也经历了停滞、滑坡和新生的过程。新一届全运会将在辽宁举办,这是辽宁体育事业新的契机,也希望辽宁能借全运财富实现新的奋进。
大工业“锻造”下辽宁体育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体育事业同样以国家为唯一主导,在废墟上开始起步发展。1952年11月15日,中央体委成立,贺龙为主任,标志着国家统一管理体育运动的体制正式确立,该体制后来被称为“举国体制”。在此时,依靠旧中国竞技体育支离破碎的基础,辽宁竞技体育在排球、篮球、足球等球类集体项目上显示了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多次获得全国冠军。
辽宁地处北方,居民身体强壮、高大,因而具有与生俱来的身体优势。当时辽宁是东北工业基地的重镇,鞍山的钢铁工业、抚顺的煤炭工业、阜新的电力工业、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大连的造船和化学工业,是国家“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先进的大工业生产能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两大优势使辽宁体育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曾经的体坛“巨无霸”
经历过十年浩劫,中国步入正常发展的良心轨道上。辽宁体育以改革开放为推动力,在制度建设、队伍管理、竞训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大幅度的进步。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辽宁籍运动员所获金牌占中国15枚金牌的五分之一。
辽宁男子足球队称霸国内足坛十年,并在1989年获得第9届亚洲足球俱乐部杯冠军。田径项目中,由教练马俊仁带领的“马家军”异军突起,在国内外各项赛事中大丰收屡获奖牌。1993年第7届全运会上,辽宁凭借44金48银44铜的卓越战绩折桂。至此,辽宁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体坛的“巨无霸”,辽宁竞技体育鼎盛期到来。
与计划经济一同衰落
登上中国体坛的制高点之后,辽宁竞技体育却没有保持住旺盛的发展势头。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南方沿海省份取得了飞速发展,竞技体育实力也不断增强,给予辽宁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由于种种原因发展速度缓慢,局部地区甚至出现经济严重滑坡的窘况,在经济上无法给予辽宁竞技体育强大的支持。而依然沉浸在喜悦之中的辽宁体育管理部门和从业者,对悄然而至的历史巨变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固步自封,缺乏改革的新思想和魄力。
人才培养更新换代的动力不足,运动队伍动荡不安。最典型的事例,是“马家军”如彗星般盛极而衰、辽宁男子足球队由甲级联赛掉入乙级联赛。
七运会后,在外省“重金”诱惑之下,一些二线运动员和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开始出走。1994年广东省举行省运会,参赛的各市采取高价收买的政策,辽宁省有200多人被引进,其中就有不少优势项目运动员。为了控制体育人才的外流,省体委制定了关于控制人才盲目外流的几条意见,但收效不大。因为用行政手段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的问题不符合经济运动规律。这个问题在十年后的全运会上充分暴露出来。十运会上,辽宁成绩列位全国第五,可谓跌入谷底。田径、游泳两项下滑最为严重,女子中长跑、女子竞走与金牌无缘,游泳只获得一枚金牌。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辽宁竞技体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优势项目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007年2月12日,见证了辽宁足球和中国足球辉煌与梦想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在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下,消失在一片尘烟之中。这座承载着历史的体育场消失的原因在于经济快速的发展,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地带,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历史意义。而致使辽宁体育全面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样是一个钱字。
体育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其实质是体制的竞争。辽宁体育面临的挑战,实质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较量,只有加快体制转变,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体育的精神,振奋的契机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委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辽宁经济已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2011年又跨入“两万亿俱乐部”。
5年后,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省会沈阳成为足球比赛分赛区之一。2009年,辽宁获得第十二届全运会承办权,这也被认为是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结果。
承办全运会,是辽宁发展的又一机遇,辽宁正借此良机迈上全面振兴的新里程。沈阳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大连市打造东北亚航运中心,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力争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产业带、城市群,辽西北晋升为活力迸发的新增长区等诸多进程,都要借全运契机发力,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辽宁体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见证者,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兴衰而起伏。作为体育大省,体育产业也将成为辽宁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全运会已进入“辽宁时间”,面对全运会给辽宁带来的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等各方面的“全运财富”,辽宁需要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