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金元时代下的薪资博弈
近日,大连人俱乐部(原大连一方)2023赛季薪资表在网络曝光,卡拉斯科、哈姆西克等外援的税后年薪均突破800万欧元,本土核心球员郑龙、赵旭日等人年薪也达到千万级别。这份数据引发球迷热议:在足协限薪令背景下,这样的投入是否合理?
外援薪资占俱乐部总支出68%
据内部人士透露,大连人队目前薪资结构呈现明显"倒金字塔":5名外援占据全队薪资总额的68%,其中卡拉斯科一人年薪就相当于12名梯队球员总和。这种模式虽然短期内提升了战绩(2022赛季中超第8名),但也导致青训投入占比连续三年不足10%。
限薪令下的"阴阳合同"疑云
足协2021年出台的限薪政策规定外援顶薪300万欧元,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球员通过"肖像权分成"、"商业代言补贴"等形式获得额外收入。某经纪人透露:"大连给外援的公寓、子女教育等隐性福利,折合年薪至少增加20%。"
"我们参考的是欧洲五大联赛薪资标准,高水平外援能带动整个联赛的商业价值。"大连人俱乐部某高管在私下交流中如此解释。
本土球员的薪资断层
与动辄千万的外援相比,大连队U23球员平均月薪仅2-3万元。老将朱挺在播客中坦言:"年轻球员想留洋,很多时候是因为国内替补球员收入还不如日韩二级联赛。"这种薪资断层导致更衣室矛盾频发,2022赛季就曾出现外援拒绝与替补球员合练的事件。
大连人队2023薪资分布(估算)
- 外援团体:年均4800万欧元
- 国脚级本土球员:年均1200万人民币
- 常规轮换球员:年均300-500万人民币
- 梯队球员:月均1.5-3万人民币
投资人撤资的连锁反应
随着万达集团逐步退出,俱乐部已开始压缩开支。知情人透露,2023赛季有3名主力因薪资问题未续约,新引进的巴西外援年薪仅为卡拉斯科的1/3。体育评论员李明认为:"这种断崖式降薪可能引发成绩滑坡,如何平衡竞技与财务健康,是中超俱乐部共同课题。"